萬能材料試驗機作為材料力學性能測試的核心設備,其測量準確性直接影響實驗數據的可靠性。為確保測試結果符合國際標準(如ISO 7500、ASTM E4),需通過系統(tǒng)性的校準流程對力值、位移、變形及環(huán)境參數進行校正。以下從校準原理、方法、工具及注意事項等方面展開詳細闡述。
一、校準核心要素與標準依據
1. 校準目標
- 力值精度:確保載荷測量誤差≤±1%(滿量程,FS)
- 位移精度:位移傳感器示值誤差≤±0.5%(FS)
- 變形精度:引伸計測量誤差≤±0.2%(微應變范圍)
- 環(huán)境穩(wěn)定性:溫度波動≤±1℃/h,濕度偏差≤10%RH
2. 標準依據
- 國際標準:ISO 3763(力值校準)、ISO 9513(硬度校準)
- 國內標準:JJG 139-2014(負荷傳感器檢定規(guī)程)
- 行業(yè)規(guī)范:ASTM E8/E8M(金屬拉伸試驗標準)
二、校準前準備與工具配置
1. 環(huán)境控制
- 實驗室溫度:20±2℃(基準溫度23℃)
- 相對濕度:≤70%(無冷凝)
- 電磁干擾:遠離大型電機/高壓設備≥5m
- 振動隔離:放置于混凝土臺面或減震墊上
2. 設備預熱與初始化
- 開機預熱≥30分鐘(消除電子元件熱漂移)
- 清零所有通道數據,檢查限位開關靈敏度
- 清潔加載軸、夾具,涂抹防銹油(非腐蝕性)
三、力值校準:分級加載法
1. 量程劃分與標準選擇
- 低量程(0-20%FS):使用E2級砝碼(精度±0.005%)
- 中量程(20%-80%FS):液壓式標準測力儀(精度±0.5%)
- 高量程(80%-100%FS):動態(tài)校準儀(沖擊加載驗證)
2. 校準步驟
- 直接加載法:將砝碼逐級疊加至傳感器,記錄顯示值與標準值的偏差。
- 替代法:通過標準測力儀施加載荷,比對試驗機輸出。
- 數據修正:建立誤差補償表,輸入至控制系統(tǒng)(例如:10kN實際值對應9.98kN顯示值時,修正系數設為1.002)。
3. 典型問題處理
- 非線性誤差:若某量程段誤差超差,需檢查彈性體疲勞或傳感器失效。
- 重復性差:排查機械間隙或液壓系統(tǒng)泄漏。
四、位移校準:光學與機械結合
1. 傳感器校驗
- 光柵尺/編碼器:用激光干涉儀測量實際位移,修正脈沖計數誤差。
- 引伸計行程:安裝千分表于夾具端,施加微小位移(0.1mm級),對比顯示值。
2. 機械回程誤差消除
- 絲杠間隙補償:正向加載至額定載荷后反向卸載,記錄滯環(huán)值并輸入軟件修正。
- 齒輪嚙合調整:使用塞尺檢測齒側間隙,確保≤0.05mm。
五、變形測量校準:引伸計為核心
1. 接觸式引伸計
- 刀口間距標定:用5等標準量塊(如5.00mm、10.00mm)調整刀刃間距,誤差≤±0.5μm。
- 應變片線性校驗:粘貼應變片于彈性梁,施加微應變(100-1000με),對比輸出電壓與理論值。
2. 非接觸式引伸計
- 視頻引伸計:拍攝標準刻度板,通過像素-長度轉換算法驗證分辨率(需達1μm/像素)。
- 激光散斑法:用已知位移的散斑圖校準相關性算法。
六、環(huán)境參數校準與補償
1. 溫度補償
- 安裝PT100溫度傳感器于試樣區(qū)域,實時采集數據。
- 高溫試驗時,輸入材料熱膨脹系數至軟件(例如鋼的α=11.7×10??/℃)。
2. 濕度控制
- 使用氯化鋰干燥劑降低濕度,或通入干燥氮氣保護試樣。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