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國從百姓衣食住行安全說起
導讀:
民生無小事,今日多關注!今天給大家提兩個問題:與人相伴時間最長的是什么?長期接觸可能有哪些危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衣食住行的品質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所謂: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承也包括了衣冠禮儀之傳承。今天我們先從與人相伴時間最長的“衣”開始跟大家介紹服裝安全及檢測相關知識。
服裝從原料生產到加工成型,都會使用到各種化學物品,比如甲醛防縮水,熒光增白劑增白,殺蟲消毒劑殺蟲防霉,染料增加色彩的鮮艷度等。
但殘留的各種化學物與人體長期接觸會有可能引發(fā)各種炎癥或出現(xiàn)頭疼、惡心、疲倦、咳嗽、失眠等癥狀,特別是對于嬰幼兒危害更大。
因此國家在原有《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標準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嚴格規(guī)范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了新標準《GB/T 18885-2020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
表1 部分有毒有害物質及對應檢測儀器
島津成立于1875年,作為一家擁有140多年歷史的分析測試儀器制造商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可為服裝、紡織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提供全面的檢測解決方案,如需做進一步了解請與島津工作人員聯(lián)系。
生態(tài)紡織品解決方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