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的檢測及更換標準
閱讀:2390 發(fā)布時間:2021-7-19
潤滑油檢測和更換標準,如何檢測潤滑油,其更換潤滑油更換標準是什么?這是困擾我們的問題.
一.設備中使用的潤滑油應定期檢測
是對設備的潤滑故障采取早期預防和對已發(fā)生的潤滑故障采取科學的處置對策,分析潤滑故障的表現(xiàn)形式和原因、對潤滑故障進行監(jiān)測和診斷。及時換油且應推行定期查,按狀態(tài)維修或換油的辦法,與維修體制一樣,變定時為按狀態(tài)(按質(zhì))換油,加強定期的檢查和測試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檢測指標的相關說明
1. 理化指標檢測: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閃點、機雜、腐蝕、抗氧化穩(wěn)定性等等,與標準對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滲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劑或燃料的滲入;或是油品內(nèi)高分子聚合物受剪切力而產(chǎn)生變化。
[閃點]:閃點降低顯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釋,或是油品過高溫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顯示油品里固體物質(zhì)的總含量,包含有機物和無機物。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機物質(zhì),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損金屬微粒及未燃燒碳屑。戊烷與甲苯不溶物的差額代表膠質(zhì)及氧化物的含量。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額時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顏色]:在極短時期內(nèi)油品顏色變深顯示油品被污染或開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顯示系統(tǒng)穿漏或空氣中的水分凝結(jié)。水分會引起腐蝕和氧化,亦會使油品乳化。故此應以離心法,隔濾法或真空處理清除。
[酸性及堿性]:酸堿度(pH)—pH增高代表滲入了堿性油品。pH降低代表油品開始變酸。
[總酸值(TAN)]:油品的總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產(chǎn)生酸性物質(zhì)的指標。
[總堿值(TBN)]:總堿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種含堿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倝A值降低,可能是因為高堿度添加劑的損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燒及氧化產(chǎn)物,或被滲入的水分沖走。金屬元素分析用于驗明污染情況,證實添加劑的含量及顯示機件的磨損狀
2磨屑檢測:
光譜儀,分析油中金屬磨粒的化學元素含量,對比使用時間和油中金屬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設備摩擦副中的磨損情況。特定是不需要對油樣進行預處理,重復性好,自動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讀數(shù)準確。但是在判斷磨損類型、預報故障部位等方面存在困難。
光譜分析有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和紅外光譜分析兩種方式,原子發(fā)射光譜用于分析油品中的金屬元素濃度,而紅外光譜主要用于分析油品的分子組成。在油品檢測中,常用的是發(fā)射光譜。
油品中含有多種金屬元素,有的來自油品添加劑(各種有機鹽),有的來自設備摩擦副,還有的來自水和空氣中的塵埃。
原子發(fā)射光譜對于尺寸小于10um的金屬顆粒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這也是它被用于油品分析的主要原因。
市場上流行的光譜儀可分析下列元素的含量,單位為ppm。
Fe:來自于鋼鐵類摩擦副,如缸套,齒輪等,為磨損類金屬元素,若其含量迅速增加,表示可能出現(xiàn)異常磨損,尤其是腐蝕磨損。
Cu:來自于含銅類摩擦副,如青銅軸承、銅止推環(huán)等。
Pb:來自于含鉛類摩擦副,如鉛錫合金軸承等。
Cr:來自于鍍鉻摩擦副,如活塞環(huán)。
Sn:來自于含錫類摩擦副,如鉛錫合金軸承等。
Si:來自于空氣中的塵埃和油中的消泡劑。
Mo:來自于油品中的含鉬添加劑,如MoS2。
Al:來自于鋁合金摩擦副,如鋁活塞。
Ni:來自于含鎳鋼摩擦副,如主軸、齒輪等。
Na:來自于油品添加劑中的鈉鹽,或冷卻水中處理劑。
Ag:來自于含銀摩擦副,如銀合金軸承等。
V:來自于重油(催化劑殘留物)。
B:來自于冷卻水處理劑。
Ba:來自于油品添加劑。
Mg:來自于油品添加劑。
Ca:來自于油品添加劑。
Zn:來自于油品添加劑。
P:來自于油品添加劑。
三.油品更換的標準
合理的換油周期必須首先以保證對機械設備提供良好的潤滑為前提。由于機械設備的設計、結(jié)構(gòu)、工況及潤滑方式的不同,潤滑油在使用中的變化也有差異,統(tǒng)一規(guī)定換油周期是不切合實際和不科學的。一般說,換油期必須視具體的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行中積累和總結(jié)的實際情況,制定必須換油的特定極限值,凡超過此極限值,就應該換油。
常見潤滑油更換標準(國家標準),凡其中一項不合格,就應該決定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