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腦卒中康復評估獲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立項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動態(tài)量化評估與智能康復訓練系統(tǒng)研發(fā)」獲批立項,將為腦卒中患者帶來智能康復診療新技術。近紅外腦功能成像康復評估是本項目擬研究突破的核心技術和產品。
圖 “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2019年度擬立項項目”(部分)
我國每年有200多萬人發(fā)生腦卒中,并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約55-75%的腦卒中患者表現(xiàn)出與偏癱相關的運動障礙,給患者生理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給家庭和社會均帶來沉重負擔。
圖 中國卒中患病率(1596.0/10萬人)地圖
康復是腦卒中患者回歸社會的主要診療手段。目前,中國和對康復均非常重視,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康復訓練技術被研發(fā)造福于腦卒中患者??祻驮u估是康復訓練的前提。然而臨床當前缺乏客觀有效的、直接定量評估大腦功能恢復的評估手段。
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被稱為戴在頭上的功能核磁。相對于已有的功能核磁、腦電技術,它的優(yōu)勢在于空間定位好、抗運動干擾強、抗電磁干擾強。因而,它可以在肢體運動、電磁調控等不同狀態(tài)下,在線觀測腦卒中患者的大腦功能活動,為腦功能康復定量評估提供的新技術。
本次項目牽頭單位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是國內具有科研、質檢、臨床“醫(yī)工深度融合”及轉化的康復輔具研究平臺。承擔單位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科研與臨床單位。
慧創(chuàng)近紅外科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汪待發(fā)博士在本項目擔任子課題負責人。在本項目的牽引下,慧創(chuàng)近紅外將與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上海華山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單位通力合作,在近紅外腦科學前沿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腦卒中康復提供、有效的定量腦功能評價,有望顯著提升治療效果,造福廣大腦卒中患者。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