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成分檢測儀器】@2021土壤成分檢測專儀器儀表@????? ????? ?? ????? ??????本文介紹了土壤成分檢測專儀器儀表的土壤成分檢測儀器的詳細參數,儀器特點等信息,您也可以直接點擊前方【土壤成分檢測儀器】進入產品詳情頁,可以看到產品的*,現在咨詢客服可以拿到9折優(yōu)惠!另外優(yōu)惠活動可以詳細咨詢客服,驚喜等著您!
【云唐廠】→目前已廣泛用于在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廣西、云南、河北、河南、東北等土壤成分系統(tǒng),并取得良好了效果。
近年來,國家對土壤污染越來越重視,土壤檢測成為環(huán)境檢測的必檢項目。土壤檢測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yè)生產及污染場地檢測。土壤污染具有隱藏性和潛伏性、可逆性差以及難治理的特點,所以說及早的用土壤檢測技術發(fā)現土壤污染,就可以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土壤污染情況的發(fā)生。
儀器特點:
1、可檢測土壤及化肥、有機肥(含葉面肥、水溶肥、噴施肥等)、植株中的*氮、*磷、有效鉀、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酸堿度、含鹽量,鈣、鎂、硫、鐵、錳、硼、鋅、銅、氯、硅、鉬等各種中微量元素以及鉛、鉻、鎘、汞、砷、鎳、鋁、氟、鈦、硒等各種重金屬含量。
2、安卓智能操作系統(tǒng),采用更加高效和人性化操作,儀器標配wifi無線上傳、4G聯(lián)網傳輸,快速上傳數據。
3、內置作物專家施肥系統(tǒng),可對百余種國農業(yè)、果樹、經濟作物的目標產量計算推薦施肥量,依據施肥配方科學指導農業(yè)生產。
4、采用精密旋轉比色池設計,光源一致性更加確保證檢測精度。一次性可快速檢測12個樣品,大提升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
5、內置植物營養(yǎng)診斷標準圖譜,根據各農作物營養(yǎng)缺失的圖片,進行葉面對比,診斷豐缺。
6、采用高精度濾光片技術自主分析方法,比色槽部分采用標準1cm比色皿,無機械位移及磨損,光路測試定位確,有效屏蔽外光干擾,保證檢測結果優(yōu)于國標要求。
7、儀器具有4G內存,可長期存儲數據,并配有上傳平臺,無需數據線,數據可直接無線上傳,方便進行數據管理和數據長期分析。
8、儀器可自由編輯打印信息,儀器內置新一代高速熱敏打印機,檢測完成可自動打印檢測報告和二維碼。
9、高靈敏7寸電容觸摸屏,高清晰高交互顯示,大程度降低傳統(tǒng)儀器的繁瑣操作和失誤。
10、每個通道均配置四波長冷光源,所有光源實現恒流穩(wěn)壓,保證波長穩(wěn)定。 硅半導體作為信號接收系統(tǒng),壽命長達10萬小時級別。重現性好,準確度高。
11、高強度PVC工程塑料手提箱設計,堅固耐用,便于攜帶,供電方式為交直流兩用,可野外流動測試配套成品藥劑。
技術指標:
1.電源:交流 220±22V 直流 12V+5V(儀器標配內置鋰電池也可用車載電源)
2.功率: ≤5W
3.量程及分辨率:0.001-9999
4.重復性誤差: ≤0.02%(0.0002,重鉻酸鉀溶液)
5.儀器穩(wěn)定性:一個小時內漂移小于0.3%(0.003,透光度測量)。儀器開機預熱5分鐘后,三十分鐘內顯示數字無漂移(透光度測量);一個小時內數字漂移不超過0.3%(透光度測量)、0.001(吸光度測量);兩個小時內數字漂移不超過0.5%(0.005,透光度測量)。
6.線性誤差: ≤0.1%(0.001,硫酸銅檢測)
7.靈敏度:紅光≥4.5 ×10-5 藍光≥3.17×10-3 綠光≥2.35×10-3 橙光≥2.13×10-3
8.波長范圍 :紅光:680±2nm; 藍光:420±2nm; 綠光:510±2nm;橙光:590±4nm
9.PH值(酸堿度): (1)測試范圍:1~14 (2)精度:0.01 (3)誤差:±0.1
10.含鹽量(電導):(1)測試范圍:0.01%~1.00% (2)相對誤差:±5%
11.土壤水分技術參數水分單位:﹪(g/100g);含水率測試范圍:0-100﹪;誤差小于0.5%
12.土壤中*N、P、K三種養(yǎng)分一次性同時浸提測定、科學推薦施肥量(農業(yè)部速測行業(yè)標準起草者)
13.肥料中氮(N)、磷(P)、鉀(K)等養(yǎng)分同時、快速、準確檢測
14.測試速度:測一個土樣(N、P、K)≤30分鐘(含前處理時間,不需用戶提供任何附件)
15.同時測8個土樣≤1小時(含前處理時間)
16.儀器尺寸:43×34.5×19cm, 主機凈重:5.1kg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