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的制備步驟:
(1)采血
靜脈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細管、注射針頭等在距載玻片一端1cm處加1滴抗凝血。
(2)推片
左手平執(zhí)載玻片,或放在類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從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邊緣展開成適當?shù)膶挾?,立即將推片與載玻片呈 30~45°角,輕壓推片邊緣將血液推制成厚薄適宜的血涂片,血涂片應呈舌狀,頭、體、尾清晰可見。
(3)干燥
將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氣中晃動,使其迅速干燥。天氣寒冷或潮濕時,應于37 ℃溫箱中保溫促干,以免細胞變形縮小。
(4)標記
在載玻片的一端用記號筆編號。
(5)染色
用特種玻璃鉛筆在血膜兩側畫兩條線,防止染液外溢。再將瑞氏染液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沒全部血膜,染1分鐘。加等量蒸餾水(或緩沖液)與染液混合再染5分鐘。最后用蒸餾水把染液沖掉,用吸水紙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觀察。
血涂片制備注意事項:
1、要制備良好的血細胞涂片,玻片必須干凈。使用玻片時,只能手持玻片邊緣,切勿觸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潔、干燥、中性、無油膩。
2、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備血涂片,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備。使用抗凝血標本時,應充分混勻后再涂片??鼓獦吮緫诓杉?h內制備血涂片,時間過長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形態(tài)學改變。
3、涂片的厚度、長度與血滴的大小、推片與載玻片之間的角度、推片時的速度等有關。一般認為血滴大、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則血膜厚,反之則血膜薄。
4、血膜應厚薄均勻適度,頭尾及兩側有一定的空隙。如血膜面積太小,可觀察的部分會受到局限,故應以在離開載玻片另一端2cm的地方結束涂抹為宜。一些體積特大的特殊細胞常在血膜的尾部出現(xiàn)。
5、血涂片必須充分干燥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則細胞尚未牢固地吸附在玻片上,在染色過程中容易脫落。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