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tin(表面活性素)由β-羥基脂肪酸與肽鏈以內酯鍵結合而成。多數(shù)細菌代謝產生的表面活性素的肽鏈為七元肽,即分子中的肽鏈由7個α-氨基酸組成,再與帶有12~17個碳原子的β-羥基脂肪酸構成一個大內酯環(huán),相對分子質量(Mr)為1000左右。
表面活性素可通過溶解和破壞細胞膜發(fā)揮抗菌作用,其與膜中的極性頭部和疏水酰基鏈均可相互作用,高濃度時引起磷脂雙分子層高度不穩(wěn)定,中等濃度時在細胞膜中形成離子傳導孔與Ca2+結合,有助于膜滲透;其還可通過有機屏障驅動其他單價和二價陽離子,導致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被抑制。
分子診斷熒光定量PCR中,理想的前處理方法可以獲取高質量的靶核酸,同時沒有蛋白、糖脂和其它核酸污染。表面活性素用于核酸釋放劑,可以破壞病毒的細胞膜,快速釋放出完整的核酸分子,使病毒DNA/RNA充分析出。
Surfactin的應用:
1、抗菌:從地衣芽孢桿菌M104中分離出的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對蠟樣芽孢桿菌、蘇云金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李斯特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性沙門氏菌以及變形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和酵母菌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表面活性素Surfactin還對哈威式弧菌、鰻弧菌、溶藻弧菌、產氣單胞菌和核盤菌等常見病原菌都具有溫和的抑菌效果。
2、抗病毒、抗腫瘤: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抑制作用,還能有效對抗孢疹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豬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多種病毒。
3、基于表面活性素對上述病毒的破壞原理,在分子診斷熒光定量PCR中,可用于核酸釋放劑。在病毒類核酸檢測試劑盒的研發(fā)生產中均有應用。
4、Surfactin具有廣泛的工業(yè)應用價值,如洗滌劑、化妝品、個人護理、動物養(yǎng)殖、農業(yè)生防和食品保鮮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