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材料與儀器
步驟
1、實驗材料:萌發(fā)的小麥(芽長1厘米左右)
2、儀器:(1)小臺秤;(2)研缽;(3)容量瓶:100毫升×1;(4)具塞刻度試管25毫升×13;(5) 試管:8支;(6)刻度吸管:1毫升×2,2毫升×2;(7)離心機;(8) 恒溫水??; (9)分光光度計。
3、試劑:
(1)1%淀粉溶液;
(2)0.4 N NaOH;
(3)pH5.6的檸檬酸緩沖液:A、稱取檸檬酸20.01克,溶解后稀釋至1升;B、稱取檸檬酸鈉29.41克,溶解后稀釋至1升。取A液13.7毫升與B液26.3毫升混勻,即為pH5.6之緩沖液。
(4)3,5-二硝基水楊酸:精確稱取3,5-二硝基水楊酸1克溶于20毫升1N氫氧化鈉中,加入50毫升蒸餾水,再加入30克酒石酸鈉,待溶解后,用蒸餾水稀釋至100毫升,蓋緊瓶塞,勿使二氧化碳進入。
(5)麥芽糖標準液:稱取麥芽糖0.100克溶于少量蒸餾水中,仔細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
二、操作步驟:
1、酶液的提取:
稱取2克萌發(fā)的小麥種子(芽長1厘米左右),至研缽中加一克石英砂,磨成勻漿倒入25毫升具塞刻度試管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混勻后在室溫(20℃)下放置,每隔數(shù)分鐘震蕩一次,放置15-20分鐘,離心,取上清液備用。
2、α-淀粉酶活性的測定:
(1)取試管4支,注明兩支為測定管。
(2)于每管中各加酶提取液1毫升,在70℃恒溫水浴中(水溫度的變化不應超過±0.5℃)準確加熱15分鐘,在此期間β-淀粉酶受熱而鈍化,取出后迅速在自來水中冷卻。
(3)在試管中各加入1毫升pH5.6檸檬酸緩沖液。
(4)向對照管中加入4毫升0.4N氫氧化鈉,以鈍化酶的活性。
(5)將測定管和對照管置40℃(±0.5℃)恒溫水浴中保溫15分鐘,再向各管分別加入40℃下預熱的淀粉溶液2毫升,搖勻,立即放入40℃水浴中準確保溫5分鐘后取出,向各測定管迅速加入4毫升0.4N氫氧化鈉,以終止酶的活動,然后準備下步糖的測定。
3、α-淀粉酶及β-淀粉酶總活性的測定:
取上述酶液2-6毫升,放入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100毫升(稀釋程度視酶活性大小而定)混合均勻后,取4支試管,各加入稀釋之酶液1毫升及1毫升pH5.6之檸檬酸緩沖液。以下步驟重復α-淀粉酶的第(4)及(5)的操作,同樣準備糖的測定。
4、麥芽糖的測定:
(1)取25毫升刻度試管7個,編號,分別加入麥芽糖標準液(1毫克/毫升)0、0.2、0.6、1.0、1.4、1.8、2.0毫升,置沸水浴中準確煮沸5分鐘,取出冷卻,用蒸餾水稀釋至25毫升,用分光光度計在520nm波長下進行比色,記錄消光值,以消光值為縱坐標,以麥芽糖含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樣品的測定:取以上各管中酶作用后的溶液及對照管中的溶液各2毫升,分別放入25毫升具塞刻度試管中,再加入2毫升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混勻,置沸水中準確煮沸5分鐘,取出冷卻,用蒸餾水稀釋至25毫升,混勻。用分光光度計在520nm波長下進行比色,記錄消光值,從麥芽糖標準曲線中查出麥芽糖含量,然后進行結果計算。
注意事項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更多資訊,歡迎點擊安培生物網(wǎng)站鏈接了解更多技術與產(chǎn)品資訊。
安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介紹:
安培生物堅持為生命科學研究、活體動物轉染、大規(guī)模生物生產(chǎn)、基因和細胞治療領域客戶,提供*細胞體內可代謝的核酸轉染試劑;inviCELL™Platelet lysate無動物血清產(chǎn)品旨在支持廣泛的細胞擴增和生產(chǎn),包括培養(yǎng)間充質干細胞和多種免疫細胞系等,為制藥公司或者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無血清細胞培養(yǎng)規(guī)模生產(chǎn)服務;提供以植物生物為平臺基因序列全人源化、*的細胞培養(yǎng)可分解3D基質膠產(chǎn)品;提供內毒素≦ 1.0 EU/mL、對細胞無毒性影響、高純度的一型膠原蛋白產(chǎn)品。安培生物專注為生物醫(yī)藥領域提供優(yōu)質的產(chǎn)品和技術服務,努力發(fā)展為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的生物科技企業(yè)。
相關產(chǎn)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