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熒光顯微鏡的成像質量主要取決于像的襯度和像的亮度, 像的襯度是由樣品中激發(fā)出的熒光與背景上觀察到的光之比決定的。背景光包括透過截止激發(fā)光的濾色片的雜散激發(fā)光, 樣品組織成分的自發(fā)熒光和光學系統的自發(fā)熒光和雜散光, 在熒光顯微術中盡全力要解決的是既獲得*的像襯度, 同時又維持像有足夠亮度, 這兩者往往是矛盾的。例如用極窄波帶濾色片激發(fā)時僅利用了極少的光能, 背景暗了但熒光亮度也弱了。在應用時, 只能兼顧, 合理的權衡以決定取舍。
熒光顯微鏡光學系統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是:
(1) 光學系統組成的材料應選用在激發(fā)光波內無熒光材料, 不但指光學系統玻璃也包括膠合制造中的膠合劑、切片、蓋玻片和浸液以及密封劑。若有自發(fā)熒光, 不但會增加背景光, 有時還會混淆觀察熒光圖像。
(2) 光學系統的參數選擇中, 應將獲得zui大光能作為*考慮因素。
照明系統中集光鏡應選用zui大的包容角; 采用柯勒照明并使燈絲或弧光像充滿入瞳, 以期望獲得率的均勻照明。
收集熒光成像的物鏡, 因為像面照度與數值孔徑NA 2 成正式, 為此作為熒光用物鏡應有較大的NA值。目*×已達015; 20×達0175; 40×達019; 油鏡40×達113。
雙目鏡筒作為熒光用時應在可見光譜段有較高的透過率, 采用鍍膜技術可大大地減少光能的損失, 它可比一般雙目鏡筒透射率提高一倍, 這對弱熒光物質觀察是必須的。
目鏡放大率不宜選大, 因為象面照度與目鏡放大率平方成反比。若其它條件相同, 當用613×目鏡時,照度定為100% , 換上1215×時, 照度約為25% , 因此常在4×~ 613×之間選用。
由此表明, 用不同物鏡和目鏡組合成同一倍率的顯微鏡時, 象面照度和曝光系數可相差數倍, 對于熒光觀察*組合是選用低倍率目鏡和NA 大的物鏡zui為合適。
(3) 作為熒光光學系統各組成部件的光譜特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特別是紫外光要通過的部件, 如照明系統, 聚光鏡以及物鏡, 要關注紫光區(qū)的透射系數。聚光鏡要選用透紫外線的材料。照明系統中反光鏡表面鍍鋁比鍍銀好, 因為鋁在UV 和V 區(qū)反射率在90% 以上, 而銀僅達70%。加拿大膠吸收紫外線, 在紫外區(qū)通過處不宜用作膠合劑。
本文由http://www.cnnoptics.com編輯并上傳。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