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它主要是針對各類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進行調研勘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數據,以便用于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普查的對象包括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等六大類23種災害。中科檢測提供自然災害普查服務,具有CMA,CNAS資質。
普查項目:
致災要素調查與評估:對可能導致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各種要素進行調查和評估,如地質、氣象、水文、生態(tài)等要素。
承災體調查與評估: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承災體進行調查和評估,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tǒng)、三次產業(yè)、資源和環(huán)境等。
歷史災害調查與評估:對發(fā)生的自然災害進行調查和評估,了解災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影響范圍和程度等。
綜合減災資源(能力)調查與評估:對現有的綜合減災資源(能力)進行調查和評估,包括救援力量、救援物資、避難場所等。
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對可能引發(fā)或加劇自然災害的重點隱患進行調查和評估,如地質災害隱患點、洪澇災害易發(fā)區(qū)等。
普查方法:
遙感監(jiān)測、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現場勘查等多種手段和技術。
普查流程:
準備階段:確定普查的目標、范圍和標準,組建普查團隊,并進行相關培訓。同時,收集和整理已有的相關資料和數據。
現場調查階段:根據普查計劃,進行實地調查,記錄和收集災害數據。這可能包括災害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影響范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情況??梢酝ㄟ^現場測量、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數據采集。
數據整理與分析階段: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和統(tǒng)計分析。這可能涉及數據清洗、去重、編碼、匯總等過程,以便更準確地描述災害情況和影響。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