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的構造與工作原理及選用
發(fā)布日期:2011-12-21 瀏覽數:530
【本節(jié)重點】 | |||
(1)離心泵的構造與工作原理; (2)離心泵的特性曲線及主要影響因素;離心泵的工作點; (3)離心泵的選用、安裝、操作和調節(jié)。 | |||
【本節(jié)難點】 | |||
離心泵的理論壓頭推導。 | |||
1 離心泵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 |||
離心泵結構簡單,操作容易,流量易于調節(jié),且能適用于多種特殊性質物料,因此在工業(yè)生產中普遍被采用。 (1)離心泵的構造①葉輪:作用是將能量傳給液體。按有無蓋板分為開式、閉式和半開式; ②泵殼:作用是收集被葉輪拋出的液體,并將部分動能轉換成壓強能; ③泵軸:作用是將電機的輸出功傳給葉輪。 ![]() ![]() (2)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①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于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力的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 ②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部分動能轉化為壓強能,以減小輸送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③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地吸上。 ![]() “氣縛現象”:如果離心泵在啟動前殼內充滿的是氣體,則啟動后葉輪中心氣體被拋時不能在該處形成足夠大的真空度,這樣槽內液體便不能被吸上。這一現象稱為氣縛。為防止氣縛現象的發(fā)生,離心泵啟動前要用外來的液體將泵殼內空間灌滿。這一步操作稱為灌泵。為防止灌入泵殼內的液體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內,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處裝有止逆閥(底閥);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內液面,則啟動時無需灌泵。 ④泵內液體能量轉換效率高葉輪外周安裝導輪,使。導輪是位于葉輪外周的固定的帶葉片的環(huán)。這此葉片的彎曲方向與葉輪葉片的彎曲方向相反,其彎曲角度正好與液體從葉輪流出的方向相適應,引導液體在泵殼通道內平穩(wěn)地改變方向,使能量損耗zui小,動壓能轉換為靜壓能的效率高。 ⑤后蓋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軸向推力。離開葉輪周邊的液體壓力已經較高,有一部分會滲到葉輪后蓋板后側,而葉輪前側液體入口處為低壓,因而產生了將葉輪推向泵入口一側的軸向推力。這容易引起葉輪與泵殼接觸處的磨損,嚴重時還會產生振動。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壓液體泄露到低壓區(qū),減輕葉輪前后的壓力差。但由此也會此起泵效率的降低。 |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