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溶栓和血栓切除術。然而,這些手術后的快速再灌注可能會損害腦功能并惡化卒中的預后,從而導致腦缺血再灌注損傷(IRI)。缺血性卒中導致腦血流量減少,使內皮細胞暴露于相對較低的剪切應力(LSS)中。有趣的是,再灌注治療可恢復生理流體剪切應力(PFSS),但也增加了更嚴重的再灌注損傷的風險。然而,F(xiàn)SS 在再灌注損傷和修復中調節(jié)內皮功能的機制仍然難以捉摸。
許多外部生化和生物物理刺激,包括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 和機械應力,都可以刺激血管內皮細胞中內皮-間充質轉化(EndMT)的發(fā)生。與 EndMT 相反,間充質-內皮轉化(MEndT)通過上調內皮相關標志物來恢復內皮細胞的特性和功能。盡管先前的研究已經證明了 EndMT 對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和斑塊不穩(wěn)定的貢獻,F(xiàn)SS 誘導的 EndMT 對腦 IRI 的影響尚未闡明。內皮炎癥與 EndMT 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炎癥是再灌注損傷的普遍病理特征,在繼發(fā)性腦損傷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再灌注治療后,由于局部生理血流的恢復,缺血性腦組織發(fā)生了更嚴重的炎癥損傷反應,這種炎癥性損傷的加重與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密切相關。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和修復過程中內皮炎癥與 EndMT 之間的關系。
作為廣為人知的機械傳感器,Yes相關蛋白(YAP)和具有PDZ結合基序的轉錄共激活因子(TAZ)對機械刺激做出反應并易位到細胞核中以啟動基因轉錄。研究表明,F(xiàn)SS 誘導 YAP 從細胞膜到細胞核的易位,促進上皮-間充質轉化(EMT),并增強肝細胞癌的轉移。也有研究表明,血流依賴性 YAP/TAZ 活性調節(jié)動脈粥樣硬化的內皮表型,且 YAP 作為機械反應分子調節(jié)內皮炎癥。然而,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和修復期間尚不清楚 YAP 是否在調節(jié) EndMT 和內皮炎癥反應中發(fā)揮轉錄作用。
最近,在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yī)學與法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室課題人員的一項工作中,構建了大腦中動脈栓塞體內模型(MCAO)和體外平行平板流室模型,以探討 FSS 對 IRI 過程中內皮表型轉化和炎癥的影響,同時,利用 mRNA 測序技術檢測了觸發(fā) YAP 激活的細胞骨架相關信號通路。研究結果為 IRI 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研究成果發(fā)表在 APL Bioengineering 期刊題為“Fluid shear stress induced-endothelial phenotypic transition contributes to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repair”。
首先,將大鼠隨機分為4組,包括 Sham(假手術組)、IS(缺血2h)、IS/RE(缺血2h + 再灌注1d)和 IS/RL(缺血2h + 再灌注30d),檢測了早期和晚期再灌注期間的內皮炎癥,發(fā)現(xiàn)早期再灌注時的炎癥明顯加重,但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延長而緩解。通過觀察再灌注各階段中 EB 熒光強度,發(fā)現(xiàn)在再灌注早期,炎癥的加重使血腦屏障(BBB)通透性增加。并進一步觀察到 BBB 的緊密連接,且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延長,BBB 的功能逐漸恢復。
為了在體外研究 FSS 與 IRI 的關系,將大鼠腦微血管內皮細胞(rBMECs)暴露于 0.5 dyn/cm2 LSS 6h(LSS 組),然后將 FSS 增加到生理水平 2 dyn/cm2 分別持續(xù) 2h(LSS/EP 組)和 12h(LSS/LP 組)。結果發(fā)現(xiàn),NF-?B P65 在早期缺血再灌注階段(LSS/EP組)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這意味著內皮炎癥明顯加重(圖1 a)。值得注意的是,在 LSS 和 LSS/LP 組中,NF-?B P65 的定位于細胞質。此外,LSS/EP 組 TLR4、ICAM-1、VCAM-1、IL-6、TNF-α 和NF-?B 等炎癥相關因子的 mRNA 表達均高于 LSS 組和 LSS/LP 組(圖1 b、c)。與 LSS/EP 組相比,這些因子在 LSS/LP 組表達降低,提示內皮炎癥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延長而減輕(圖1 b、c)。上述結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的早期階段(暴露于FSS,0.5-2 dyn/cm2)誘導炎癥反應加重,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延長,rBMECs 緩解了炎癥反應。
為了進一步驗證內皮炎癥誘導的 BBB 功能障礙,通過 TEM 檢查了緊密連接(TJs)的形態(tài),發(fā)現(xiàn) LSS 組加載 6h 的條件下,在相鄰的 rBMECs 中找到分離的TJs結構。特別是,當 rBMECs 暴露于2 dyn/cm2 FSS 2h 時,LSS/EP 組中 TJs 的結構在某些區(qū)域變得不規(guī)則、分離甚至丟失。此外,還檢測了每組 rBMECs 中 TJs 相關蛋白 Claudin 5、Occludin 和 ZO-1 的表達,發(fā)現(xiàn)與 LSS 組相比,LSS/EP 組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表明炎癥加重誘導了 TJs 丟失,但在 LSS/LP 組中上調,表明在 12h 生理 FSS 條件下炎癥緩解,內皮屏障恢復。
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在再灌注的早期階段,通過下調 TJ 相關蛋白,增強的炎癥反應導致血腦屏障和內皮功能障礙。細胞逐漸適應連續(xù)的生理 FSS,并恢復內皮表型和功能。
圖1 FSS誘導的內皮炎癥和血腦屏障功能障礙。
接下來,為了探究 FSS 調控 IRI 炎癥的分子機制,對暴露于 FSS 的 rBMECs 進行了第二代 mRNA 測序。結果顯示,與 LSS 組相比,LSS/EP 組的內皮標志基因表達顯著下調,而間充質標志基因和炎癥相關基因的表達顯著上調。然而,與 LSS/EP 組相比,LSS/LP 組間充質標志基因和炎癥相關基因顯著下調,而內皮標志基因顯著上調。
KEGG分析表明,顯著表達的差異基因涉及的主要信號通路為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調控、黏著斑、緊密連接、PI3K-Akt 信號通路等,特別是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通路對 IRI 的貢獻。
根據 mRNA 測序結果,進一步探討了 IRI 和修復的機制。研究人員假設內皮細胞的內皮和間充質表型之間的轉化導致了再灌注過程中的炎癥。一方面,與體內 IS 組相比,IS/RE 組間充質標志物明顯上調,表明 EndMT 發(fā)生在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中。然而,這些間充質標志物在 IS/RL 組中顯著降低,表明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中發(fā)生了逆轉的 MEndT 事件(圖2 a)。另一方面,LSS/EP 組的 VE-鈣粘蛋白(內皮標志物)從細胞膜易位到細胞質(圖2 d),其表達水平也顯著下調(圖2 e),而間充質標志物水平顯著升高(圖2 b、c)。這些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暴露于 0.5-2 dyn/cm2 FSS 的 rBMECs 中觸發(fā)了 EndMT 過程。有趣的是,隨著 2 dyn/cm2 的 FSS 從 2h 增加到 12h,LSS/LP 組 VE-鈣粘蛋白的表達顯著上調(圖2 e),而間充質標志物水平顯著下降(圖2 b、c)。
這些結果表明,F(xiàn)SS 水平的降低觸發(fā)了 rBMECs 的 EndMT 過程,而恢復的 FSS 則以時間依賴性的方式導致了逆轉的 MEndT 事件。
圖2 連續(xù)改變FSS誘導rBMEC 表型轉化。
最后,實驗討論了 FSS 誘導的內皮細胞經歷 EndMT 和炎癥的潛在生物力學機制。在大鼠 MCAO 模型中發(fā)現(xiàn) YAP 在 IS/RE 組中高表達并易位到細胞核。然后,通過敲低 YAP 檢測 EndMT 標志物的表達來驗證 YAP 在腦 IRI 期間 EndMT 和炎癥中的作用。與圖2的結果相反,F(xiàn)SS-shYAP 消除了由 VE-鈣粘蛋白上調和 N-鈣粘蛋白下調所指示的這些間充質轉化,表明 FSS-shYAP rBMECs 維持了內皮表型(圖3 a-c)。據報道,MMP-2 表達的增加通常與 EMT 的誘導有關。實驗發(fā)現(xiàn),YAP敲低后,所有組的 MMP2 表達沒有變化。此外,與 LSS 相比,暴露于 PFSS 的 sh-rBMECs 中間充質標志物 α-SMA 的表達上調,但 PFSS/EP 組與 PFSS/LP 組間無顯著差異。同時,炎癥因子 TNF-α 的表達在 LSS、LSS/EP 和 LSS/LP 組均無顯著變化(圖3 d-f)。這些結果證實了 YAP 參與調節(jié) EndMT,與腦缺血灌注損傷和修復過程密切相關。
已知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通路對 IRI 的貢獻最為顯著。機械線索調節(jié) Rho GTPases 的活性,進而導致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塑。與靜態(tài)對照組相比,LSS 組的 RhoA、Cdc42 和 Rac1 表達顯著上調,在 LSS/EP 階段顯著下調,表明 Rho GTPases 響應 FSS 并可能調節(jié)細胞骨架重塑。
此外,還探討了肌動蛋白在 YAP 激活中的作用。發(fā)現(xiàn) FSS 誘導F-肌動蛋白纖維的重塑和重排,但可以被細胞骨架抑制劑 Lat B 顯著抑制。Lat B 處理后,LSS/EP 期內皮標志物表達顯著上調,間充質標志物表達顯著下調。所有組中炎癥因子 TNF-α 的表達均無顯著差異。這表明細胞骨架的抑制導致 rBMECs 恢復內皮表型并減輕炎癥。
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YAP 通過 Rho GTPases-F-actin 信號通路介導腦 IRI 中的 EndMT。
圖3 YAP 介導的 FSS 調節(jié)腦 IRI 中的 EndMT。
圖4 FSS 誘導的內皮表型轉化導致內皮炎癥促進缺血再灌注損傷和修復的示意圖。
(a)在早期再灌注時,恢復的血流供應(剪切應力強度增加)在 ECs 中誘導 EndMT,導致炎癥和血管損傷加重。在晚期再灌注時,ECs逐漸適應生理剪切水平(剪切應力持續(xù)時間增加),恢復內皮表型(MEndT),并減輕內皮炎癥。(b)FSS 的暴露強度和持續(xù)時間不斷變化,ECs 經歷了內皮間充質表型(從 EndMT 到 MEndT),該表型依賴于 Rho GTPases——F-actin 來調節(jié) YAP 的激活。
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了 FSS 在早期再灌注時從 LSS 轉變?yōu)?PFSS,通過調節(jié) rBMECs 中的 EndMT 轉化誘導炎癥損傷和腦損傷。然而,隨著再灌注時間的增加,內皮細胞逐漸適應PFSS并經歷逆轉的 MEndT,從而恢復其內皮表型,并緩解晚期再灌注期間的內皮炎癥和腦損傷。這項研究為針對IRI的治療策略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參考文獻:Sun D, Ma J, Du L, Liu Q, Yue H, Peng C, Chen H, Wang G, Liu X, Shen Y. Fluid shear stress induced-endothelial phenotypic transition contributes to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repair. APL Bioeng. 2024 Feb 26;8(1):016110. doi: 10.1063/5.0174825. PMID: 38414635; PMCID: PMC10898918.
圖片來源:所有圖片均來源于參考文獻
本文旨在分享、交流生物領域研究進展,關注“Naturethink”公眾號,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