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行業(yè),表面貼裝器件(SMD)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子設備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然而,SMD 元件的可靠性始終是影響產品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為了確保 SMD 元件在實際使用中的穩(wěn)定性,剪切力測試成為封裝工藝中重要的一環(huán)。
剪切力測試通過模擬元件在機械應力下的表現,評估其與基板之間的粘接強度,從而幫助工程師發(fā)現潛在的工藝問題,優(yōu)化封裝設計,確保產品質量。特別是在半導體封裝領域,剪切力測試不僅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產品可靠性的核心工具。
隨著技術的進步,剪切力測試設備也在不斷升級。Beat S100 推拉力測試儀以其高精度、多功能性和智能化操作,成為 SMD 元件剪切力測試的理想選擇。本文科準測控小編將深入探討 SMD 元件剪切力測試的原理、標準、設備特點及測試流程,為行業(yè)用戶提供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助力半導體企業(yè)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一、測試原理
SMD 元件剪切力測試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施加剪切力,模擬元件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面臨的機械應力,從而評估其與基板的粘接強度。具體步驟如下:
剪切力施加:使用專用的剪切工具對 SMD 元件施加垂直于元件表面的剪切力,直至元件與基板分離。
實時數據采集:在測試過程中,設備會實時記錄力值和位移的變化,最終通過分析失效時的最大剪切力值來評估元件的強度。
失效模式分析:觀察元件的破壞模式(如元件斷裂、基板分離等),以判斷粘接質量。
二、測試相關標準
IPC-9708:用于評估電子組件的粘接強度。
JEDEC JESD22-B115:規(guī)定了半導體器件的剪切力測試方法。
三、測試設備和工具
1、Beta S100推拉力測試儀
【設備介紹】Beta S100推拉力測試儀是一款專為微電子領域設計的高精度動態(tài)測試設備,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封裝、LED封裝、光電子器件等多個行業(yè)。該設備具備以下顯著特點:
1、高精度測量:采用24Bit超高分辨率數據采集系統,確保測試數據的高精度和高重復性,能夠精確測量材料或組件在推力、拉力和剪切力作用下的強度和耐久性。
2、多功能性:支持多種測試模式,包括晶片推力測試、金球推力測試、金線拉力測試以及剪切力測試等,適用于多種封裝形式,滿足不同測試需求。
3、自動化操作:配備搖桿操作和X、Y軸自動工作臺,操作簡便且測試效率高。設備還支持智能視覺系統和深度學習技術,可自動識別測試位置,減少人工誤差。
4、靈活的模塊化設計:可自動識別并更換不同量程的測試模組,用戶可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模塊,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靈活性和適用性。
5、安全設計:每個工位均設有獨立安全高度和限速,有效防止誤操作損壞測試針頭,確保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
2、剪切工具
3、常用工裝夾具
四、測試流程
步驟一、測試前準備
1、設備檢查與校準
檢查設備外觀,確保無損壞或松動部件。
檢查電源線、數據線連接是否牢固。
使用標準砝碼或校準工具對負載單元進行校準,確保測量精度。
2、樣品準備
清潔樣品表面,去除灰塵、油污等雜質。
確保樣品外觀無損傷,表面清潔。
3、測試參數設置
根據 SMD 元件的類型和測試要求,設置剪切速度(通常為 0.5~5 mm/s)、剪切角度(通常為 90°)和力值范圍。
步驟二、測試操作
1、樣品安裝與固定
將樣品準確安裝到測試機的夾具上,確保其穩(wěn)定。
使用專用夾具或真空吸盤固定樣品,避免在測試過程中移動。
2、對準與定位
利用顯微鏡對準測試點,調整剪切工具的位置和角度。
3、啟動測試
輸入測試參數后,啟動測試程序,設備自動施加剪切力。
觀察設備顯示屏上的力值和位移曲線,確保測試過程正常進行。
4、測試結果分析
最大力值分析:記錄失效時的最大剪切力值,并與標準值進行對比。
失效模式分析:觀察元件的破壞模式,如元件斷裂、基板分離等,以判斷粘接質量。
數據對比分析:對比不同批次或設計的測試結果,為優(yōu)化封裝工藝提供依據。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有關于SMD元件剪切力測試相關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電阻推力圖片、測試標準、測試方法和測試原理,推拉力測試機怎么使用視頻和圖解,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作業(yè)指導書,原理、怎么校準和使用方法視頻,推拉力測試儀操作規(guī)范、使用方法和測試視頻 ,焊接強度測試儀使用方法和鍵合拉力測試儀等問題,歡迎您關注我們,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科準測控】小編將持續(xù)為大家分享推拉力測試機在鋰電池電阻、晶圓、硅晶片、IC半導體、BGA元件焊點、ALMP封裝、微電子封裝、LED封裝、TO封裝等領域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