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家們上演真實版"火星救援"
科學家們希望了解他們在外太空的種植技術到底如何。因此,他們選擇了10種不同類型的作物,包括西紅柿、豌豆、黑麥等等,在類似于火星的土壤中進行種植試驗。
盡管火星的土壤相比地球糧食產量要低一些,但是這一差別并不大。這意味著,在合適的條件下,早期的殖民者能夠在火星上通過種植莊稼養(yǎng)活自己。我們離火星殖民的夢想又進了一步。
"我們的試驗表明,雖然火星土壤中種植的作物產量較地球偏低,但是差異并不大",該研究的作者,來自荷蘭Wageningen大學的研究員Wieger Wamelink說道。"這對我們來講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意味著只要準備充分,有足夠的水分,那么就能夠在火星上進行種植"。
研究者們總共種植了10類作物:西紅柿、黑麥、胡蘿卜、豌豆、韭菜、菠菜、芝麻菜、水芹、奎奴亞藜以及韭黃。試驗結果表明,在月球土壤中進行種植,效果僅有火星的一半,而菠菜效果zui差。
那么,科學家們是怎么找到類似于外太空土壤的呢?其實應該到地球的環(huán)境中去找。"火星"土壤實際上是來自于夏威夷火山,而"月球"土壤來自于亞利桑那的沙漠。這些土壤與新鮮的割草混合,便于給作物澆水。對照組則是選擇了地球的土壤。
此時此刻,你是不是興奮地迫不及待想要收拾東西奔火星去了?請等一等,有幾件事情還需要說明一下:
首先,這些結果還沒有發(fā)表,上述結果只是Wageningen大學研究者們自己的看法。(根據記錄顯示,這是他們第二次進行這樣的研究,相對來說并不十分可靠,我們還需要等等同行評議的結果)。
另外,該試驗僅僅是模仿了火星與月球的土壤,其它條件并沒有做到相似,比如說宇宙射線,劇烈的溫度變化等等。
這些作物生長在地球溫室環(huán)境中,周圍的濕度,光線以及溫度都十分穩(wěn)定。作者們認為這是為了保護植物不受惡劣環(huán)境沖擊,畢竟試驗需要一步一步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我們還是難以預測這些植物到了另外的星球會出現怎樣的狀況。
zui后,這一實驗zui嚴重的問題——這些食物到底能不能吃?目前仍沒有確切的結論。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包括鉛、砷以及汞,另外還有大量的鐵",Wamelink說道:"如果這些元素被植物吸收,將會把毒素散布到其花,葉以及果實中,這的確比較危險。"
盡管有上述局限性,他們的成功嘗試還是令人欣慰。不管如何,在距自己幾十億公里的地方能夠種植作物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去年,宇航員們也在空間站中進行了萵苣的種植與食用試驗,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像《火星救援》中Mark Watney那樣在火星開一個農場。敬請期待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